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随着全球卫星空间争夺战的打响,低轨商业卫星批量发射,空间激光通信技术成为了竞争的关键。在星链、亚马逊等海外巨头全面引领星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当下,以极光星通为代表的国内空间激光通信头部企业正奋力搏杀,凭借自主可控的先进技术和量产优势,助力中国争夺太空卫星通信市场的话语权。极光星通全称北京极光星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研发及相关产品制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民营航天中唯一一家进入了J网、星网等三大网核心供应体系的公司,已开展一期产线投资建设,能够实现100台/年的批量化交付,综合竞争力国内居前。
①
精英云集,致力于光速联接未来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是通过激光束在卫星间进行高效安全的数据传输的技术。它能够直接实现卫星之间的互联,有效提高整个卫星网络的通信能力,组成星际互联网,是实现卫星大规模高速组网星间链的唯一可行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微波通信技术,激光通信技术带宽高、信息容量大、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无频段限制、功耗低、安全性高,而且体积小、重量轻、效费比高,融合了无线电通信和光纤通信的优点,在军事及民用领域有着巨大的战略需求与应用价值。它的研制需要非常强的工程化能力,准入门槛相当高,年市场规模超百亿。 近年来,全球低轨卫星密集发射,我国空间信息大基建规划加速推进,激光通信技术优势明显,成为了商业航天角逐的高地。马斯克早在2018年就展开了激光通信技术研究,2023年9月,SpaceX发布了下一代激光载荷,通信速率达100Gbps,将在2024年批量部署。Amazon也在2023年10月成功发射的两颗试验卫星中配备了空间激光功能。德国Mynaric将向Loft Federal提供CONDOR Mk3光通信终端,可以在7500 km距离上提供10Gbps的通信速率……在这场竞争激烈的战局中,激光通信扮演着大国战略博弈主战场的重要角色。
极光星通虽成立于2020年,但其创始团队在激光通信领域积淀已久。公司的研发人员占比七成,核心成员来自中科院及航天科研院所,参研或主持过星地“天宫二号”、星星空间站实验舱“超宽带激光载荷”等多项载人航天工程重大专项、军兵种批产列装等项目,积累了丰富的星载激光通信产品研制经验。
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吴少俊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还是中科院博士、北大MBA、北邮特聘教授,历任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电子信息技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总师助理、研究生导师等职务,曾在2018年入选“中科院关键技术人才计划”,拥有15年航天型号任务研制经验,主持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载人空间站应用信息系统”及军兵种批产列装项目,担任型号项目主任设计师。
其他高管也是来自航空航天、光通信等领域的专家,在激光星间链路技术、光通信技术、光电子等方面各有建树,不仅负责过载人航天等多项重大航天任务,还在天宫二号、墨子号等多个国家级任务上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研发经验,具备完整的载荷研制能力,曾累计交付载荷60+台套。
依托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人才优势,以及在激光通信领域的深厚底蕴,极光星通主动服务航天强国战略,瞄准低轨卫星星座大爆发的应用需求,心怀光速联接未来的愿景,以为用户打造高品质的无线光通信产品为目标,专注于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致力于提供高性能的空间激光通信解决方案。
②
潜心深耕,研发先进ATP激光通信技术
凭借着在航空航天领域光、电、热、软、通等细分领域的多年积累,极光星通潜心深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攻克多个难关,成功实现空间高稳定光机、空间高精度指向跟瞄、空间微弱光探测处理、空间高速通信处理等多项关键技术的在轨验证,打造了先进的激光通信终端完整技术研发及生产体系,并自主设计及研制了多款核心产品。极光星通的产品涵盖星间同轨、星间异轨、星地和临近空间等应用场景,被广泛应用于低轨卫星、民用航空、远洋舰船、陆基车载等领域,已申请和授权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超20项,公司不仅获得了特种装备质量认证、GB/T 19001:2016、ISO 9001:2015等多种证书,还被评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获得过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50强”。
其中,捕获跟踪瞄准系统(ATP)是激光通信载荷的核心,极光星通经自主研发掌握了先进的ATP技术,其无信标高精度动态捕获跟瞄技术和在轨高精度光轴自主标校技术均行业领先,前者能够实现精准指向、高效扫描和粗、精双层闭环控制,系统跟瞄误差优于3μrad,后者校正后光轴精度优于1μrad,产品能够实现千公里距离μrad级高精度指向跟瞄及大多普勒频偏下10Gbps的高速通信。
同时,公司掌握的抗多普勒高速相干调制解调技术能够实现误码率优于10-9的数据可靠传输,光机电一体化轻小型高集成技术使得系统变得小型化、轻量化,在技术创新和供应链降本增效的努力下,经多轮迭代和优化,产品终端重量从传统数十公斤减少到了公斤级,最新同轨产品的重量优于6公斤,较传统激光载荷同等重量下性能提高50%、同等性能下重量减少50%,有力提升了在轨资源的综合应用效益,具有明显优势。
③
自主研发,实现双星在轨测试
基于自主研发的四大核心技术,极光星通掌握了高精度、高可靠航天激光通信产品的制作工艺,建立起了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并成为了少数几家具备激光通信整机研制能力的企业,且核心子系统均为自研的企业。其中,在工艺上,公司掌握了高精度光学系统装调工艺、高可靠航天电子学实施工艺等光调、机配、粘固、电子等领域的关键工艺,实现了组件模块化、标准化,产品型谱化,生产流程标准化,不仅为产品质量和性能提供了可靠保障,也具备了快速量产的基础。除了空间激光通信产品及整机以外,极光星通也面向航天、中科系等总体单位提供多光轴一致性验证试验装置、FT跟瞄系统等核心光学模块设备。目前,极光星通已经深度参与到J网、星网及商业航天公司的项目中,公司研制的星载激光终端已经完成了地面等效测试和椭圆时空“星池计划”在轨测试,并且成为了民营企业中唯一实现双星在轨测试的公司。2023年12月4日12时10分,椭圆时空“星池一号”第二组A/B星在酒泉发射升空,该卫星配载了极光星通提供的星间激光通信终端JG-SPC-ZT-1G,可支持最高通信速率1Gbps,最大通信距离5500km,具备激光通信测距一体化功能,满足双星数据高速实时交互需求。2024年,极光星通还将作为唯一一家入围的民营企业,参与“十四五航天领域专用技术预研项目”,为J网特种星座提供激光通信服务,助力星座间多星同轨、异轨通信。此外,极光星通还承接了“北京市科委创新技术预研项目及星网GW星间激光通信终端设计与地面验证”项目,以成熟稳定的技术,为客户提供高带宽、高可靠、高安全、低成本的激光通信系统级解决方案,为人类创造更广阔的卫星通信空间。商业航天是被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名”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商业航天,建设卫星互联网既是国家重大战略需要,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硬性要求。卫星互联网已被纳入“新基建”,发展前景十分辽阔,星网、垣信等企业将发射超5万颗卫星,对激光通信技术的巨大需求已迫在眉睫。 面对广袤的宇宙,一场没有硝烟的星际争霸赛已全面打响,作为星载激光通信技术引领者,极光星通将不断探索和突破,以持续的创新和领先的技术,为人类筑梦星辰!
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观点仅作为内容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End-
Views: 105